第110章 離京三十年
離國京城中,多了一個小小的白事鋪子。
鋪子的老闆既接白事,偶爾也露一手醫術,替窮人看點小病。
日子一天天過去,白事鋪子在京城平民區也變得小有名氣。
等到白事鋪子在京城立足之後,白羽又收了三個員工。
每天送葬、練武、修仙。
每次獲得的送葬獎勵,雖然不多,但也在穩步增長著。
時間平靜地流淌著。
偶爾,他也會想起那個煙花下笑靨如花的姑娘,想起懷裡的那一抹溫軟。
等到小守拙大了點,白羽開始教他念書。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得。」
白羽念上一句,小守拙也搖頭晃腦地跟著念一句。
每每這個時候,師娘就會放下賬本,一臉溫柔看著二人,在一旁柔柔地笑。
在朗朗書聲之中,小守拙長得飛快。
而師娘也在一天天變老。
幾年後,白羽將守拙送入了附近的學堂。
到了第七年,南方傳來了消息。
赤蓮教死灰復燃,波及南方十數郡。
離國大將軍率兵南下,征討叛軍,征戰幾年,才勉強平息叛亂。
但是南方幾個大郡,已經被連年征戰打成了廢墟。
有說書先生,將這次平叛編成了戲文《狄公平南》,每每說上一段就能引來陣陣喝彩。
台下,白羽捋了捋頜下的鬍鬚。
此時的他,已經易容成中年模樣。
南方,終究是亂了,也不知道朱通小王他們怎麼樣了。
他飲下一杯烈酒,又斟了一杯倒在地上。
敬那些亂世中顛沛的生靈。
再後來,白羽收了兩個徒弟。
一個學風水,一個學醫。
九叔的風水術,孟先生的醫術,開始在北國發芽。
時間緩緩流淌,歲月依舊平靜。
這些年來,白羽全身的內力已經轉為真氣。
修為在一點點積澱,真氣變得雄渾。
那塊皿蛟石也被煉化,裡面的煞氣被吸收,融入了真氣之中。
仙道修為也在緩緩增加著。
當年從叛軍黎仙師的儲物袋被打開。
裡面有著不少靈石,幾張符籙,還有一本符道書籍《靈符初解》。
白羽不急不躁,一天一天修鍊沉澱。
又過了五年,離京大槐樹衚衕中,一個兩鬢髮白的中年,正在教徒弟畫符。
「承九啊,這鎮煞符你要多練練,往後才能有飯吃。」
「學會了白事風水術,走到哪都餓不著咱。」
中年身後,一條黑狗正在院子裡四處捉老鼠。
那被叫做承九的小青年連連點頭,問道:
「師父,您什麼時候教我皿符啊?」
「我特別希望像您那樣,能夠隨手解決煞屍。」
白羽長嘆一聲:
「皿符啊,你還是不要學了,能解決一點小麻煩,安心生活就好。」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風水術越精深,宿命就越近。」
承九完全沒有聽進去,說道:
「師父你就是偏心,怎麼你教承孟那小子醫術,就一股腦交給他了?到我這就留了一手。」
「不教我皿符,以後怎麼處理邪祟?」
白羽也多言,隻是笑而不語。
正在這時,院子外有人前來敲門。
「白師傅,請你來給我家墩子看看,這孩子中邪了。」
白羽應了一聲,承九則是飛快地上前開門。
隻見得門外已經聚集了一堆人,四鄰八舍都圍著看熱鬧。
一個乾瘦中年,背著一個小胖墩,滿頭是汗,急切地說道:
「白師傅,我家墩子前幾天去河裡耍,結果碰見了浮屍。」
「回來後他就不想吃飯,一直說有屍臭味,還總覺得有人跟著他。」
白羽將那小胖墩接了進來。
這小胖墩面色發白,渾身發抖,喊著有屍臭味。
白羽仔細查看了一番,沒有發現附近煞氣異常。
他又給小胖墩搭了搭脈,說道:
「不妨事,承九你帶他去躺茅房,把他關裡面半個時辰不許出來,到時候自然就沒事了。」
承九和眾人將信將疑。
真箇將墩子關進了茅房。
說來也怪,沒過多久,墩子面色就變得正常起來。
半個時辰之後,他就生龍活虎,也不喊臭了,完全像是個沒事人。
街坊鄰居見了紛紛嘖嘖稱奇,墩子他爹更是感恩戴德,拉著墩子磕了幾個頭,又留下了一個紅包。
眾人散去後,承九才驚嘆道:
「師父,你簡直是神了啊,怎麼連符籙都不用,就給墩子解了邪祟。」
白羽呵呵笑道:
「哪有什麼邪祟,他不過是聞了屍臭被嚇到了魂罷了,神魂一直提醒他附近有危險。」
承九又道:
「那怎麼關進茅房裡,就能解了屍臭呢?」
白羽笑道:
「茅房代表著人氣,告訴墩子的神魂,他回到了人群中,不用擔心危險了。」
「你看,不用皿符,也一樣能解決問題。」
「記住了,幹我們這行,講究一個於心無愧,於理無虧,這是你師祖傳下來的。」
承九這才心悅臣服,開始琢磨「於心無愧、於理無虧」這八個字。
就這樣,一件一件小事積累之下,白師傅的名氣越來越大。
甚至有時候,那些達官貴人也會來請白羽上門看風水。
白羽不急不躁,踏踏實實地生活著。
進入離京第二十年,承九和承孟兩個徒弟都出了師。
又過了兩年,小守拙考上了秀才,也算有了一份功名,在京城裡娶了妻。
再後來,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別大,師娘沒熬過去。
臨走前,她拉著白羽的手,說想回江城,和九叔合葬。
白羽點頭答應,一手操辦了師娘的喪事。
不知不覺間,在離京的日子,一晃三十年。
此時的白羽,已經鬚髮皆白。
他仰頭看著天空,一排大雁朝南飛去,留下陣陣雁鳴。
「大雁南歸,我也該回家看看了。」
幾天後,他收拾好了行囊,關上了大門。
帶著師娘的骨灰,踏上了南歸的路。
秋風獵獵,落葉歸根。
漂泊在外的遊子,也該回到自己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