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北疆出大事了
「嗬~害奴婢瞎緊張。」瞄見最後的幾個護衛都全部通過了門洞,馬蹄踏進城內青石闆的聲響清脆,糖霜這才放下後面的車簾。
她長長舒了一口氣,手掌在兇口拍了兩下,又順勢把旁邊默不作聲的小雨往懷裡攏了攏,嘴角終於綻出一個如釋重負的笑。小雨也回她一個驚魂初定的笑容,然後眉眼彎彎。
躺在姐姐懷裡原本裝睡的阿豆聽到這話,倏地一下睜開了眼睛,烏溜溜的瞳仁像是兩顆被點燃的黑曜石,這一刻,才發現這孩子還挺好看。
他的身子一下就直了起來,小手還揪著姐姐的前襟,然後一臉興奮地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睫毛撲閃得像蝴蝶的翅膀。最後對上自家姐姐的眼,他不敢置信地張了張嘴,聲音軟軟的卻帶著雀躍,「沒事了?進城了?」
看見姐姐對他確信地點了點頭,唇角帶著溫柔的弧度,小傢夥馬上從姐姐的腿上滑了出來,鞋子在車闆上踩出「咚」的一聲。然後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得筆直,小手規規矩矩地放在膝蓋上,脊背挺得像根新抽的竹,彷彿從未害怕過似的。
自始至終,阿禾都神情自若,剛才出現危機的時候也完全沒有露出懼色。
她垂眸替阿豆理了理歪到一邊的小衣領,指尖在藏在腰間的鐮刀上輕輕撫過,然後泰然處之。就像沒進城前,擔心被小姐誤會而生出的膽怯不是她本人似的。
…
一行人在錢塘郡剛安頓下來,行囊都還未及打開仔細歸置,連商議下一步行止的片刻喘息都未曾得到,邊境烽火台便燃起了告急的狼煙——北疆出大事了!
自景長江將軍和他麾下驍勇善戰的鐵鷹營撤離後,朝廷委派總攬北疆軍事大權的是新任大都督——江守懷。
然而,這位新任統帥顯然未能擔起重任。
在之前韃靼鐵蹄南下,如入無人之境般連續攻陷了五座重鎮城池後,敵人似乎滿足於劫掠所得,偃旗息鼓了兩年有餘。
誰曾想,剛過完年關,沉寂的草原狼煙再起,韃靼部族竟以更為兇悍、勢不可擋的姿態捲土重來,鐵騎滾滾,兵鋒直指南下,其意圖昭然若揭,就是要繼續蠶食大慶的疆土。
雙方展開慘烈廝殺,然而對抗竟未滿二十日,噩耗便如雪片般飛入京城:鹹陽、渭南兩座至關重要的城池再度陷落!更令人震驚與絕望的是,坐鎮指揮的大都督江守懷在平涼城指揮作戰時竟被韃靼精銳突襲生俘!
此役,守軍將士浴皿奮戰卻寡不敵眾,死傷枕籍,屍橫遍野,損失極其慘重。
主帥被俘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瞬間擊垮了北疆軍民的鬥志。一時間,群龍無首,軍心渙散,本就因糧餉短缺、冬衣匱乏而士氣低迷的軍隊,更是雪上加霜,甚至開始出現成建制的士兵畏戰脫逃的現象。
整個北疆防線,陷入了一片混亂與絕望的泥沼。
此刻,已率部離開嶺南、正日夜兼程北上的景長江將軍,接近北地,沿途所見的景象更是觸目驚心,令人心碎。
道路上擠滿了從北面倉皇南逃的邊民,他們拖家帶口,滿面塵灰,眼中充滿了驚惶與無助。
更令人憂心的是,韃子打進來的恐慌的情緒如同瘟疫般蔓延,許多原本安居內地的百姓也聞風而動,加入了逃難的人潮。
沿途哀鴻遍野,哭聲震天,村落十室九空,一片凄涼破敗的景象,真可謂民不聊生,生靈塗炭。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京城皇宮內,金鑾殿上氣氛凝重得幾乎令人窒息。剛剛接到八百裡加急、染著皿污戰報的狗皇帝,頹然地癱坐在他那張象徵著無上權力、金光刺目的龍椅之上。
他面如死灰,眼神渙散,才年過四十的年紀,比實際年齡老了十歲不止,昔日故作威嚴的姿態蕩然無存,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無可奈何、近乎絕望的頹敗氣息。
他用一種近乎呻吟、毫無底氣的語調,對著階下噤若寒蟬又稍帶懶散的文武百官發問:「愛卿們都說說,此等危急之勢,該當如何?」
這位堂堂一國之君的話語軟弱無力,此刻他自己心中早已亂作一團,毫無主見,竟是將這關乎國家存亡的巨大難題,完全拋給了殿下的群臣。
短暫的死寂後,幾位重臣硬著頭皮出列:
「陛下!北疆防線若徹底崩潰,韃靼長驅直入,則大慶危如累卵,社稷傾覆在即!必須立刻從各地調遣精銳,火速增援北疆!」左相聲音急促,帶著明顯的恐慌。
「陛下!軍中不可一日無帥!當務之急是火速選定一位能征善戰、足以穩定軍心的大將前去接替江守懷,統禦北疆全局!此事今日必須定奪!」右相緊接著補充,語氣斬釘截鐵。
禦史大夫、兵部侍郎等人也紛紛站出班列,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著顯而易見的道理。
然而,他們的話語雖然急切,卻始終如隔靴搔癢,最關鍵的問題——要不要營救被俘虜的江守懷,究竟舉薦何人前去力挽狂瀾——卻無一人敢於明確點出,人人知道那是一個燙手的山芋,無人敢接。
原因無他,環顧當下朝堂之上的武將,竟真找不出一個能真正挑得起這副千鈞重擔的人物!
若非如此,當初那江守懷在連失五城後,早就該被問罪下獄,押解回京,另換良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