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真是慣得
「以三州,換俘虜?!」
翌日,當盛知婉在監國早朝上宣布對金國的回應,便掀起軒然大波。
「公主莫不是在做夢!」
「一個將軍、一個將軍的兒子,便想換回三州?六個郡!」
「金國皇帝瘋了才會答應!」
「公主此舉,無異於激化矛盾、繼續引戰!」
朝臣激烈反對。
盛知婉早猜出了眾人的態度:「諸位莫不是忘了,那三州本就是我晟國的,三州百姓在金國過得是豬狗不如的日子,沒有人權、隨意便可買賣!當初我晟國戰敗,將三州割讓出去,如今我們勝了,要回三州,有何不可?」
「可金國不可能同意!」王太尉道。
「那便繼續戰!」盛知婉看向他:「他們不給,我們便自己拿回來。」
「繼續戰?公主真以為韓少將軍戰無不勝,何況,如今我晟國糧草輜重不足,何以支撐著繼續戰下去?」
「公主此舉實在是太急功近利了些!」
方一監國,便想大動幹戈,妄圖做到先帝和陛下花費幾十年都沒能做到的政績。
還是,她以為打仗真就這般簡單?
果然女子就是女子,沒有遠見沒有遠慮,隻能看到眼前的利益!
王太尉隻覺晟國根基搖搖欲墜。
盛知婉倒不惱:「王太尉可知,十萬大軍南征一年所需的糧草輜重和軍餉,共計多少?」
王太尉一頓。
葉尚書站出來道:「如今我西南軍將士輔兵共計十三萬人,一年所需糧草71.775萬石,戰馬一萬,一年所需糧食1.095萬石,另需馬草4500萬餘,合計糧食72.87萬石。」
「若以此時糧價換算,百文一石,共需7287萬文,也就是六萬七百二十五兩白銀。」
「輜重費用,含運輸、兵器、盔甲約2254萬文,也就是一萬八千七百八十三兩白銀。」
「軍餉費用,按此時月餉、軍費計算,共需一萬一千三百五十七萬文,也就是九萬四千六百四十一兩白銀。」
「以上,共計十八萬六百四十九兩白銀。」
葉尚書不愧是戶部尚書,算起這些連個草稿都不需計算。
王太尉看他一眼,甚至懷疑是他提前計算好的。
「十八萬兩包括所需糧草,本宮再加七萬兩作為激勵軍餉,二十五萬兩,本宮全出。王太尉覺得夠不夠?」
「公主哪來這麼多銀子?」王太尉眯眸。
「怎麼,本宮的私產還需向王太尉報備?」
「……公主若有銀子,也該先用在民生和賑災上,往年邑州冀州夏季多發乾旱,饑民啃光樹皮不得不以觀音土充饑,公主怎知今年不會如此?」
「若因為公主獅子大開口,導緻兩國開戰,夏季旱災來臨依舊未能平息,外征內亂下,引起嘩變又該如何?」
「相反,公主當實際一些,用戰俘換來兩國和平,再用這筆銀錢挖渠開河,至少能保國內數年安穩!」王太尉繼續道。
「是保國內安穩?還是保某些官員的口袋安穩?」盛知婉笑了:「王太尉說得不錯,不過本宮的銀子用在哪是本宮說了算。」
「若想保民生安穩,在場這麼多大人,府中姬妾如雲、奴僕眾多,養想必手中是不缺銀糧的。若旱災真來了,本宮或許還需向諸位借銀子應應急。」
許多朝臣聞言,面色都有些不大好看。
「公主說笑了,臣等的月俸算下來不過每月幾十兩。」
「可本宮瞧著,諸位過得可不似幾十兩的日子。」盛知婉笑吟吟。
朝臣們立時不敢再接話了。
唯有王太尉,依舊道:「臣請公主再次三思!上次陛下曾說過,金國已鍛出一批更厲害的兵器。雖然公主能出軍餉糧草,但打仗打的畢竟是人,若金國不同意開戰,西南軍一旦戰敗,金國聯合延厥六部捲土重來,公主可想過,到時該如何應對?」
「新武器,那真是巧了,本宮的人前段時間也弄出來了一種新武器,殺傷力,也還算大。」盛知婉說的真話。
可惜王太尉顯然不信!
「……公主沒必要為了駁斥微臣大放厥詞!」
王太尉面冷如霜:「軍器監為了鍛打出更堅韌的刀劍,耗資巨大,連續三年都沒有進展。」
「這麼多能工巧匠都沒進展,公主的人能弄出什麼武器?公主可敢拿出來看看?」
「若是公主拿不出來,卻還執意激怒金國引戰,請恕微臣無能!這太尉之位——微臣怕是不能勝任了!」
崔嵇文翻個白眼,「王太尉這是威脅公主?」
就軍器監那群人,除了虛報用量、以次充好、中飽私囊外……還幹什麼了?
王太尉冷哼:「微臣實事求是。」
「無妨。」
盛知婉擺擺手,依舊笑容和煦:「王太尉,戰場不是戲台,利器也不是用來向你證明的。本宮決意已定,等到戰爭打響,三州收復那日,你自然會看到。」
「至於軍器監——」盛知婉聲音一頓:「三年耗資無所成,魏尚書。」
魏瀚一愣:「臣在。」
「兵部既然不自查,明日,便將軍器監的賬本送到本宮這來。」
魏瀚:「……是。」這王太尉,說得好好的,提軍器監做什麼?!
現在好了,隻有他兵部受傷的世界終是達成。
「當然,王太尉本該協助監督軍備,卻連軍器監三年無所產出都沒放在心上,也的確無法勝任太尉之職。既然太尉主動提出,本宮也不攔著,明日開始,王太尉便留在家中含飴弄孫吧。」
盛知婉笑吟吟。
真是慣得!
王太尉面色一變。
魏瀚心裡嘶了一聲,這回不僅是他兵部受傷,王太尉受傷更重。
看來以後還是不要輕易同慶寧公主作對為好,這位雖是女子,可一點都沒有女子的柔婉。
相反,極其不好相與,更不好糊弄!
這一刻,不止是他,所有朝臣都忍不住夾緊了屁股。
當日,盛知婉的聖旨便快馬加鞭送往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