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等等,哪裡?粵省?同病相憐
方江濤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手上的戶口本剛遞過去,剛被女幹事拿在手裡。
一旁的女孩,也瞪大了眼睛看著顧安寧。
來之前,方江濤已經和她說了好幾天,又承諾每個月會給她郵寄錢票和糧食。
到了鄉下,到時候拿錢給人家老鄉,幫她幹活。
過兩年,他就想辦法讓她回來。
方新梅雖然不願意,但也知道,自己胳膊擰不過大腿。
家裡還有個弟弟,特別受爸媽的偏愛。
她本來日子也好,但終究不如弟弟。
方家也是重男輕女的,隻是因為家裡條件不錯,她過的也還可以。
可是……
方新梅狠狠地瞪了一眼顧安寧,都是這個人。
她爸說了,要不是顧安寧在外面一直宣傳,被人盯上,不得不下鄉。
最後又把她也給拉下水。
本來她是不用去的。
等著吧,回頭她一定要報復顧安寧的女兒。
她方新梅可不是這麼好算計的。
方江濤心裡有些不妙,回頭,他就看向了顧安寧,但話都已經說出去了,他也隻好順著自己的話說道:「怎麼了?老顧?正好你女兒和我女兒還是同班同學呢,一起下鄉,也有個相互照應不是?」
方新梅狠狠地點頭,要是不去同一個地方,她怎麼「照顧」顧長虹?
她可是真的的,顧長虹什麼也不會幹。
要不是有個冤大頭顧雲陽,顧長虹在家裡能那麼好過?
可前面十八年是享受了,後面就難過了吧?
他方新梅雖然家裡也不錯,但因為是女兒,家裡的弟弟還是親生的。
她多少還是學會了一些日常的技能。
這一點,也是方新梅以前很妒忌顧長虹的地方。
但在以後,這可就是她比顧長虹要優秀的地方了。
隻是,方新梅此時也有些驚訝,不知道這個事情到底有什麼問題。
她看不出顧安寧的臉色變化,也不知道他內心的想法。
但方新梅下意識的覺得,這位顧叔叔,有點古怪。
顧安寧也是含笑點頭:「那是當然,兩人既然是同學,咱們還是同事,又選擇了同一天響應國家號召,送女兒下鄉。那最好還是選擇同一個地方,也是好互相照應。
咱們雖然響應號召下鄉,但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咱們也是女兒的爸爸,可以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給女兒一定的幫助不是?
那這位幹事,你趕緊幫忙登記一下,就去同一個地方。」
女幹事接了過去,她可不知道這兩人到底什麼毛病。
居然還如此的深明大義。
每完成一個指標,就多一個指標。
沒辦法,現在也隻是鼓勵大家下鄉,卻不強制。
她們每個月都要完成一定的指標,這個可是和獎金有關的。
「本來,下鄉也隻是指定到某個公社的。下面的大隊,本來不應該具體的安排。我給你們都記錄上,到時候地方公社的知青辦會按照你們的選擇,具體給你們辦的。」
幾下,女幹事就利落的給完成了登記。
這兩家都隻有一個女兒,居然都安排女兒下鄉。
她也是有些鄙視的。
但也沒辦法不是?
她也是要完成工作指標的。
再說了,也是她們自己的老爹帶來的。
「好了,登記上了。粵省的梅縣白石公社的紅旗大隊,你們拿好下鄉通知單,還有這是補助,剩下的一半,你們要到了公社那邊,在大隊領取一部分的糧食。」
女幹事辦理好了,就把補助也都給發了。
雖然一開始有些憤怒,她還懟了幾句顧安寧。
可此時她有些想起來這兩人是誰了,前段時間,知青辦去市政那邊鬧的沸沸揚揚的。
她一開始就覺得有些眼熟,隻是沒想起來。
此時想起來,都有些擔心了。
這人不會找自己麻煩吧?
好在這個地方應該本來就是對方想去的地方,她一開始不也是為對方著想的嗎?
隻是她可能不知道,顧安寧並不是什麼心兇寬廣之人。
這幾年的日子也確實不好過。
但顧安寧報復回來,此時心裡是爽了。
可對方在知青辦上班,等66年到來,知青大下鄉的活動開始。
顧家,甚至連帶他的親戚家裡,都受到了「照顧」。
這也是後話了。
此時,方江濤才後知後覺的問道:「什麼地方?」
粵省?
那不是南方嗎?
他之前和方新梅說過,給她找了個好地方,去東北那邊。
一年隻需要幹半年的活。
她找個借口,就說身體弱,幹不了重活。
最好是找個打豬草的活,然後多買點糖果,出錢讓鄉下的孩子幫忙搞。
方江濤是去過農村的,知道這些。
本來都想好了,誰知道,到了這裡看到了顧安寧。
顧安寧的門路比他多一些,方江濤還以為對方那種老奸巨猾的性格,一定會找一個更好的地方。
比如說京郊。
沒準女兒下鄉了,還能找點關係,回家來住。
偶爾去那邊點個卯就好了。
誰知道,居然去的是南方。
南方可是很苦的,他想了很多的地方,考慮了很久。
每次都是把南方第一個給排除了。
那地方,一年四季都得幹活,水稻一年種兩季,就算是不農忙,地裡也有無數的活要幹。
比如湘西和贛西,就算是冬天,也是要下地種菜的。
雖然說就算是冬天,這幾個地方,蔬菜的種類也不少,可以多吃點新鮮的。
可是累啊。
特別的冬天那個冷。
等等。
方江濤突然就想起來,粵省的那個紅旗大隊,不就是之前顧安寧那個兒子住的地方嗎?
方江濤心裡明白了,有些後悔,棋差一招,沒辦法後悔了。
但他又突然想起了什麼,臉色又慢慢的變好。
「好了,既然辦好了,那就這樣吧。新梅,你先回去,我回頭再和你說。錢我先拿著,回頭都給你帶回去。你先和你媽去置辦一些下鄉要用的東西,咱們一次性多買點,置辦全了。」
方新梅很委屈,但她不知道怎麼說。
顧安寧和方江濤兩人神色各異,各懷鬼胎的從知青辦出來。
卻忘記了問幹事有沒有什麼票可以補助的。
這些,就是每個地方都不一樣的,每個時期也不一樣的。
一般去東北西北的,還有棉花票。
去南方的,也給一塊布票之類的。
或者是補助一點糧票。
但如果下鄉的人不問,知青辦的人就自己落下了。
誰家也不富裕不是?
「老左啊,我本來還說,我女兒一個人下鄉,有點寂寞。還好你把新梅這孩子也送去一個地方,她們也可以互相做個伴,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