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裴彥的算計
很快,這個理由就找上門了。
這日收工,一家人坐在瓦房門口的大樹底下乘涼。
裴世宗如今迷上了抽旱煙。
當初老軍頭給他的那根煙杆子,如今他片刻不離身。雖說大夫跟他說,年前的那場風寒傷了肺,要他少抽。可他一點兒沒聽進去。
在他看來,活著能快活一天算一天。
反正也沒什麼指望了。
幹完一天的活,坐在大樹底下抽一鍋,感受著辛辣的味道在嘴裡和兇腔轉悠一圈,再吐出去。一圈圈白煙中,看著天邊晚霞一點一點暗下去。
苦苦追逐謀劃了大半生,到頭來終究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眼下這樣寧靜平和的日子,倒是他最後的慰藉了。
抽完一鍋,他用煙鬥敲敲鞋底,咳出一口喉底的老痰,開口說道:
「下月初八,五姑娘大婚。一轉眼,裴瑤也成大姑娘了。」
蹲在一旁吸溜米粥的二叔聞言,很不情願的冷哼了一聲。
「當初,老三跑得倒是快。前腳剛走,後腳侯府就出事了。他倒是躲過一劫。」
「呸!」
小溫氏躺在竹床上,正指使團哥兒給她敲背捏腿,聞言翻身坐起,
「他定是聽到了什麼風聲,所以提前跑路了。枉你們還拿他當兄弟,大難臨頭他還不是隻顧著自己?」
「咱們被抄家流放,他倒好,躲在臨安那富庶之地,吃香的喝辣的!如今又靠著女兒攀上了臨安首富。他心裡何曾有過你們兩個兄弟?」
裴世昌嚅嚅道:
「三弟,應該不會吧。」
「不會?」
二叔母聞言也加入了戰鬥,她從屋子裡走出來,看到團哥兒不爭氣地正給小溫氏敲背,沒好氣地一把拉開他,無聲地罵了一句。
自己一屁股挨著小溫氏坐下,也不管有沒有擠到小溫氏,便自顧自地開始說話。
「當初,母親讓三弟妹管家,我不過就說了幾句,她便趁機找了借口把那爛攤子全推給了我。當時我還想,她有這麼好心?後來想起來,她定是如大嫂所說的那樣,知道了什麼所以才連管家權都不要了。」
二叔母覺得自己推測的合情合理。
顧氏也加入戰鬥,
「母親,要我說啊,三叔母和蘇璃那般交好,搞不好消息就是蘇璃那裡來的。她們從一開始就算計好了。」
小溫氏連連點頭。
「好了!都瞎說什麼呢!三弟不是這樣的人!珩哥兒媳婦也不是那樣的人!眼下說五姑娘的婚事呢!」
裴世宗咳咳幾聲,制止了眾人,
「咱們今時不同往日了,也拿不出像樣的賀禮。雖說莊子上大豐收,可董嬤嬤說了,這些東西都不是我們的。頂多分一些吃食給我們。等到來年咱自己親手種出來的,才算是咱們自己的。」
「我尋思著,東西拿不出人也別去了,省得到時候給瑤兒丟臉。就寫封通道一聲賀就算了。」
此話一出,眾人全都閉了嘴。
裴世宗說的在理。
他們這群人若是去了臨安,還不夠丟人的。
裴彥心頭一轉,計上心來。
「爹,這哪兒成啊!」
他蹲著往前走了兩步,湊到裴世宗面前,
「爹,三叔和您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五妹妹成婚這麼大的事情,咱們這些娘家人不能不在場啊。」
「況且,祖母還在臨安呢!爹,祖母年事已高,隻怕來日無多了。爹,咱們在寧古塔的時候沒辦法在她老人家面前盡孝,如今回來了,總該去她面前盡一份孝心才是吧。」
說著,朝著小溫氏遞了一個眼神。
小溫氏已經很久沒有和兒子交流了,眼下見兒子朝自己求救,趕緊應和道:
「是啊是啊!老爺,去吧。正好,最多還有兩天,這田地裡的事情也都忙完了。咱們一大家子正好去侍奉母親幾日。」
「你要是嫌我們給五姑娘丟臉,到時候我們躲在家裡不出去見人就是了。咱也不是不懂事的,老爺。」
這段時間農忙,莊子上趕著收莊稼,可把小溫氏給累壞了。她一想到若是能去臨安,就不用天天起早貪黑地幹活了,實在是大妙啊!
若是能哄了老太太高興,老太太開口讓他們留在臨安,那就再好不過了。
沒了裴珩和蘇璃的監視,還不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若是為了五姑娘的緣故,裴世宗倒也並不想去。可聽小溫氏提到老夫人,他心就軟了。
想著自己或許也時日無多了,死之前總要見上一面的。裴世宗將煙杆子往腰上一插,背著手找董嬤嬤去了。
……
又過幾日。
裴珩派了一隊護衛親自護送裴家人南下,順便帶著他和蘇璃給五姑娘準備的幾車嫁妝。
裴家人也都一個個收拾得人模狗樣的,坐在馬車上。
裴彥看了一眼周圍,一個個全副武裝的帶刀護衛,名義上是護衛,實際上是監視。
不過,總算往他的計劃走了一步了。
前世,他權傾朝野。
柳絮和臨安的錢家,一北一南,都是他權利道路上的錢袋子。
錢家家主錢瑾儒可是他最忠實的走狗!
他打聽過了,如今錢家的家主還是錢夫人。這一趟他去臨安,就是要找到錢瑾儒,幫助他奪取錢家大權。
有了錢袋子,他就能籌謀其他事情。
據他所知,來年春汛,南方三省會有一場嚴重的洪澇災害。。
朝廷沒有及時作為,導緻災民泛濫,最終演變成一場民變。
隻要他抓緊時機,煽動民情,再憑著自己的先知去各地籠絡舊部,或許就能翻起一場聲勢浩大的起義。
據他所知,南邊還有很多康王的殘黨。
隻要他利用得當,或許一切皆有可能!
權臣又怎樣?
以他在那一世的氣運、權勢、財富,坐一坐龍椅都未嘗不可!
想到這裡,多日來焦躁的心總算是舒暢了一些。
……
皇宮裡。
十個大儒、朝臣正襟危坐,將李稷團團圍坐在中間,正對他進行一場考較。
上首,李贛表情輕鬆地坐在龍椅上。
今日這場考較是他授意的。
稷兒已經認祖歸宗數月,這幾個月他進步神速,驚艷了所有人。可要立他為太子,還需要一場名正言順的認可。
看著場上李稷對考官的各種刁難神色自若、對答如流,李贛嘴角難以自抑地露出一抹微笑。
這場考教,從早朝結束後,一直持續到現在,已經兩個時辰過去了,上到天文地理,治國安邦之策,下到民生百態,李稷沒有不知道的。
「皇上!」
考官中最德高望重的左老大人,激動地淚流滿面,他哆哆嗦嗦地扶著拐杖站起來,走到李贛面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皇上,皇子天資卓越、聰慧絕頂,老臣等無不嘆服!皇家有子孫如斯,簡直是我大啟之福啊!天佑皇上,天佑大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