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百八十二章 說幹就幹

  

  「哥,咱倆換換吧!」

  天亮縮在拖拉機的車鬥裡,緊緊裹著棉襖。

  呼嘯的西北風,漫天的大雪,幾乎要將兄弟兩個給掩埋了。

  連著喊了好幾遍,李天明才聽清天亮再說什麼。

  「老實坐著,把棉襖裹嚴實了!」

  出發的時候,天雖然有點兒陰,可看著也不像要下雪的樣子,剛到半路,大雪片子就砸了下來。

  今年大概率又是一個嚴冬。

  哪像後來,三九天最冷的時候,也不過零下七八度,下場雪能引得全城小年輕狂歡。

  「哥,找個地方歇會兒吧,這雪越來越大了!」

  雖然背著風,可雪太大了,天亮說話的時候,張嘴都費勁。

  「不能停,一停這拖拉機未必還能開得起來。」

  今天給棉紡廠送一車,過些日子,再給鍊鋼廠送一車,今年這賣魚的營生就該停停了。

  雪花不停地往臉上砸,路都看不清了,好在這年頭也沒啥車,遇上這種天氣,誰不是貓在家裡躲著。

  趁著現在路上的積雪還不是很厚,抓緊時間往前趕,否則一旦誤在半路,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呢!

  臨近海城市區,雪也小了一點兒,兄弟兩個總算能喘口氣了。

  天亮換了李天明,捏緊了油門,儘力往前拱。

  「先去市委大院。」

  王作先有事要找李天明,這是大事,可不能耽擱了。

  「知道了!」

  趕在中午前,兄弟倆終於把拖拉機開到了市委大院門口。

  劉秘書一直在傳達室等著。

  「天明同志,快進來暖和暖和!」

  將凍得渾身篩糠的兩個人迎進了傳達室,屋裡生著煤爐子,幾乎要凍僵的身體,漸漸恢復了溫度。

  「王主任沒開會吧?」

  「早會開完,一直在等你呢!」

  李天明喝了口熱水,叮囑天亮在這裡等著,他跟著劉秘書一起去了王作先的辦公室。

  「凍壞了吧,劉秘書,給天明同志倒杯熱茶!」

  王作先看著肩頭雪還沒化盡的李天明,連忙起身。

  「不麻煩了,沒啥!」

  農村人還能怕冷,為了生活,甭管是三伏酷暑,還是三九寒冬,該乾的時候,照樣得幹。

  捧著熱茶杯,李天明感覺已經麻木了的雙手,又有了知覺。

  「王主任,我先和你說說工廠的建設進度!」

  「不忙,先歇歇,建設進度,學國同志和我介紹過了,讓你來,主要還是為了明年廣交會的事!」

  咋?

  又有變故了?

  見李天明神色微變,王作先笑道:「別緊張,定下的事,肯定不能改,不過……明年的廣交會提前到了5月10號,你們那邊……能不能趕得上?」

  5月10號!

  李天明在心裡盤算了一下現在的進度,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正月裡完成廠房建設應該不成問題。

  可這場大雪下得不是時候,肯定要影響工期。

  往後的日子,如果再來上幾場的話,怕是隻能停工了。

  不過工期延後一些日子,影響倒也不大。

  關鍵是工人的培訓,還有後續原材料的供給。

  電飯煲的缸筒,李天明之前已經和孫福滿談妥了,經過了幾次試驗,如今鍊鋼廠三產單位做的缸筒,已經通過了驗收。

  剩下的外殼,這一次李天明準備自家的工廠完成,前些日子,他要的注塑機已經到了,那些電器元件,就隻能通過王作先來聯繫供應單位了。

  「這方面的事,你不用擔心,這樣吧,春節前,我先安排人給你送一批過去。」

  聽王作先這麼說,李天明就放心了。

  「還有個事,王主任,電風扇明年的生產任務……」

  電風扇廠從開始生產,一直到現在,總計生產了兩萬台,除了第一個月因為王作先要得急,產量達到了五千外之外,後面每個月的產量基本上能維持在兩千五百台左右。

  對於他們這樣一個村辦集體企業來說,這樣的產能已經不算低了。

  如今除了海城之外,周邊的幾個地區,睡蓮牌電風扇也有了不小的知名度。

  按照李天明的計劃,兩年之內,睡蓮牌隻要能佔據華北地區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就行,和華生、牡丹、長城這些知名品牌的競爭,那是往後的事。

  「你今天來的巧,我昨天組織輕工業局開會,正好說了這個事,明年你們睡蓮牌的生產任務,已經定下來了,台,怎麼樣,有沒有信心?」

  「有!」

  李天明激動得站起身,台,這下明年的生產算是有著落了。

  「不過有句話,我要說在前面……」

  「請領導放心,絕對不會影響農業生產!」

  目前來說,讓老百姓填飽肚子,依舊是從中樞到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李天明自然不敢拿這個事隨便開玩笑。

  賺錢再重要,也沒有糧食重要。

  「知道就好,走,你和我出去一趟,我帶你去個地方!」

  呃?

  見王作先起身,李天明也連忙跟著一起站起來了。

  兩人到了樓下,車已經等在了門口。

  經過大院門口的時候,李天明和天亮打了個招呼,隨後便被帶到了一處工廠。

  大雪天,廠區內依舊人頭攢動,上千號人正忙活著搞建設。

  不等李天明發問,王作先便主動開了口。

  「這裡就是海城市電飯煲廠了,原來是燈泡二廠,搬遷後,這裡一直空著,現在總算是又利用起來了!」

  之前王作先曾說過,海城市會成立一家專門用來生產電飯煲的工廠,同樣也是中國的第一家專門用來生產出口商品的單位。

  沒想到這麼快就操持起來了。

  還是這個年代好!

  不像後來,遇到點兒事就反覆扯皮,相互推諉。

  如今無論要做什麼,隻要上面下達了命令,整個社會都會立刻行動起來,相關產業全力支持,集中全部力量,調集一切資源,用最短的時間,將這件事做好。

  「天明啊!現如今上面的領導也非常重視。」

  剛剛李天明還在納悶,王作先把他帶來這裡是什麼意思,現在才明白,是在給他加擔子呢。

  「請領導放心,我們……一定竭盡全力!」

  王作先點點頭,下了車,這會兒雪已經小了很多。

  李天明跟在身旁,落後了半個肩膀。

  「任重而道遠,天明,可千萬不能放鬆,我對你的期望很高。」

  有頭腦,有膽識,最重要的是,李天明敢於將想法付諸行動嗎,這一點尤為難得。

  如今的社會環境,有想法不敢說,敢說又不敢做,敢做又畏首畏尾,這種情況太多了。

  王作先是個務實派,他最煩的就是喊口號,放衛星,一門心思地隻想先將海城的經濟搞上去。

  階級鬥爭什麼都可以先放一放。

  先要讓老百姓有飯吃,有錢花。

  因此,海城革委班子內部,對他也存在著極大的非議,特別是以楚明玉為首的那幫人,經常在組織會議上和他唱反調。

  不過好在上面還是支持他的,特別是李家檯子的集體經濟發展,被作為典型之後,如今雖然還不敢說完全掌控了海城的領導班子,但至少在和楚明玉一系的爭鬥中,王作先是處於上風的。

  破局的,正是李天明。

  正因為如此,王作先才願意支持李天明,幫助李天明,他也想看看,這小子到底能飛多高,飛多遠。

  「雪又大了!」

  王昨天擡頭望著天。

  「好兆頭啊!瑞雪兆豐年,來年一定又是個好年景!」

  說著又看向了身旁的李天明。

  「天明,好好乾,隻要我還在這個位置上,會一直支持你的!」

  得到了王作先的承諾,李天明非但沒感覺到輕鬆,反而覺得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