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百一十六章 用質量來說話

  

  二十台電風扇排成一溜擺在工作台上,接好電,同時按下開關。

  嗡嗡嗡……

  隻片刻的時間,噪音便降到了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這讓負責記錄噪音標準的技術員不禁為之一怔。

  這次為了檢測李家檯子生產的電風扇的質量,王作先特意讓市裡的輕工業局聯繫了上海的華生電風扇廠。

  目前國內最有名的電風扇生產廠家正是上海的華生,放在日後,人家就是權威,由華生的技術員檢測出的結果,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了。

  隻不過目前國內的質量檢測手段非常有限,也隻能通過觀察產品的持續工作來判斷。

  監測剛開始,這個小作坊手搓出來的電風扇,便讓對方眼前一亮。

  時代洪流開啟之前,華生廠也在鑽研如何使電風扇降噪的問題,隻是後來大時代降臨,一切科研項目都被叫停了。

  就連生產也是斷斷續續的,人們的心思都放在革命上面了。

  這幾年,華生所生產的電風扇還和原先一樣,幾乎沒什麼變化。

  但當初定下來的幾個項目,技術部門的人一直沒放棄,隻是缺少試驗經費,又得不到領導的支持,也隻能私下裡進行討論,根本沒有機會進行實踐。

  關於如何降噪,華生廠的技術部,經過討論也形成了幾種意見,其中就有改變扇葉的形狀,增加扇葉數量等方案。

  剛剛見到這幾台怪模怪樣的電風扇時,幾位大廠的技術員便感覺十分新奇,沒想到打開之後,還真的……

  有些真東西啊!

  幾人陸陸續續的在檢測報告上寫下了各自的結論。

  還不僅僅是噪音的問題,站在電風扇前面,體會著吹出來的風,也不像現如今市面上的電風扇那麼硬,感覺十分柔和,而且,風量並不比普通電風扇小多少。

  又看了一下連接著的電錶,頓時更加吃驚了。

  噪音小、風柔和,耗電量還小……

  這真的是一個農村小作坊的產品?

  隻目前檢測出的幾個優點,這種類型的電風扇如果投入市場的話,就已經具備相當的競爭力了。

  接下來要看的就是耐用的問題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李天明的心情也從最初的緊張,漸漸地平復了下來。

  在來海城接受檢驗之前,這批電風扇在家裡已經經過了好幾輪的測試,還從沒出現過任何問題。

  「晌午了,不如大家先去吃飯?」

  海城輕工業局的馬局長剛剛也捏了一把汗,可現在一個多小時過去,電風扇始終沒出現任何問題,不禁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批電風扇如果能通過檢車的話,到時候,海城在輕型工業領域,又將增加一種新的產品,同樣的,他作為主管海城輕工業發展的領導,政績上也能被添上一筆。

  「馬局長,我們就不去了,方便的話,能不能幫我們把午飯帶過來!」

  華生廠帶隊的是技術部的一名科長,歲數不大,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還十分不以為然,一個村子居然也想做電風扇,吹得挺厲害,說到底還不就是放衛星。

  如今這年頭,類似這種好大喜功的行為屢見不鮮,當初還有幾個農民說要發射衛星呢,事實證明就是個笑話。

  可這股風吹起來,止都止不住。

  今天這方面取得了進步,明天那方面又迎來了突破。

  作為一名技術人員,他最瞧不上這種浮誇不務實的行為,但風向就是如此,他也無能為力。

  來都來了,檢測開始之前,幾人便達成了共識,一切公事公辦,用質量來說話。

  原以為又是一個無聊的衛星,誰知道竟然做出了真東西。

  雖然還沒通過24小時續航檢測,但隻降噪、節能這兩項指標,就足夠他們真心實意的喊出來一句:向農民兄弟學習!

  可身為專業人士的驕傲還是讓他不願意承認,困擾他們多年的問題,是被幾個農民攻克的。

  現在去吃飯,要是有人趁他們不注意,把電風扇關掉怎麼辦?

  馬局長聞言,立刻安排人,將大家的午飯都送到這裡來。

  「天明同志,你……有多少把握?」

  吃飯的時候,馬局長將李天明給拉到了一旁,小聲問道。

  李天明知道馬局長想要的答案是什麼。

  「我也不能說百分之百,但在家裡檢測的時候,從沒出過問題。」

  馬局長聽了,不禁有些失望,但並沒有表現出來,隻能自己安慰自己。

  「那就應該沒問題,應該沒問題。」

  吃過午飯,檢測還在繼續。

  李天明耐不住,偷偷的溜到外面,點上了一根煙。

  時候不長,馬局長也跟著出來了。

  「天明同志,有件事咱們談一談。」

  說著,馬局長也點了根煙。

  「你們生產的這種電風扇,如果要仿製的話,有沒有難度?」

  這玩意兒能有什麼難度!

  稍微專業一點兒的人,隻看一眼也就差不多了。

  比如那幾位華生廠的技術員,估計此刻心裡連圖紙都畫的差不多了。

  見李天明搖頭,馬局長並不覺得意外。

  「如果華生廠也生產同類型的電風扇,你們……會不會因為缺乏競爭力,導緻……」

  李天明已經猜到了,肯定是王作先和馬局長說的。

  在如今這個全國一盤棋的大環境下,大概沒幾個人能理解市場競爭力這個概念。

  「肯定會!」

  就算將李家檯子的電風扇納入計劃經濟範圍內,也沒辦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華生廠的電風扇已經幾十年了,人們對這個品牌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認識。

  李家檯子這個小作坊的產品,拿什麼和人家競爭?

  「那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你考慮過沒有?」

  這是王作先給馬局長出的題,他回答不上來,於是王作先就讓他來問李天明。

  一開始,馬局長還抹不開面子,可剛剛觀察了華生廠幾位技術員的反應,他突然意識到,一旦華生廠開始仿製,李家檯子這個小作坊將毫無還手之力。

  就算上面下達了生產任務,可產品銷售不出去,老百姓不認可,一切都是白搭。

  李天明當然考慮過,目前這個大環境,國內甚至連專利法都沒有,根本沒辦法阻止華生廠仿製。

  這也是為什麼,李天明在得知負責電風扇質量檢測的是華生廠時,沒有反對的原因。

  隻要投入市場,人家隨便賣一台,都不用拆開,就能掌握其中的關鍵技術。

  「馬局長,華生廠可以仿製,國內其他生產電風扇的企業都可以來仿製,但是,需要和他們達成一個協議,至少兩年內,他們仿製的產品,不允許進入華北市場。」

  「這……恐怕不行。」

  馬局長能坐到這個位置,或許思想僵化,但絕對不是個笨人。

  李天明剛提出來,他立刻就明白了是什麼意思。

  短時間內,先將李家檯子的產品保護起來。

  「這是本位主義,山頭主義,華生廠絕對不會同意,而且,一旦提出來,你想過後果沒有?」

  李天明聞言笑道:「華生廠如果不同意的話,是不是也有獨佔市場,搞壟斷的嫌疑呢?」

  呃……

  馬局長還真被問住了。

  他不知道華生廠目前所佔的市場份額,也沒有人統計過這方面的數據,但從百貨商店的櫃檯上就能得出結論。

  目前海城最大的百貨商店,銷售的電風扇全都是華生廠的產品。

  「我的提議也不能算是本位主義、山頭主義,應該叫做……地方保護。」

  地方保護?

  這個說法倒是很有意思。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