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逆流年代:從1970開始種田養家

第二十一章 大伯一家

  

  上輩子,宋曉雨最後嫁給了李天明的一個本家兄弟,具體哪一年,他不記得了。

  隻是嫁的人在李天明的同輩兄弟當中,算得上最不著調的一個。

  整日裡不務正業,上工也是三天打魚,兩天篩網,時不時的還跑出去幾個月,誰也不知道他去幹啥,隻是回來的時候,每每都是一副狼狽樣。

  等結了婚,非但沒有收心,還變本加厲,家裡家外全指望著宋曉雨一個人忙活。

  時代洪流結束,別的知青陸陸續續的返城,唯獨宋曉雨因為結了婚,在李家檯子落了戶,不符合返城政策,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帶著一家人回了海城。

  自那以後,李天明就再沒聽說過宋曉雨的消息,他那個本家兄弟也再沒回過村裡,就連清明節上墳,都不曾給他父母的墳頭添過一捧土。

  現在看來,宋曉雨即便是回了城,日子恐怕也不好過。

  冷心冷性的兄嫂,事不關己的親媽,還有那不著調的丈夫,李天明想想都替她糟心。

  算了!

  別人家的事,也輪不到李天明操心,還是先顧著自己吧。

  鋼鐵廠的職工宿舍區距離清水東裡不算遠,天色傍黑的時候,李天明終於在宿舍區的大門口等到了下班的大伯母嚴巧珍。

  「大娘!」

  嚴巧珍打量著李天明,好半晌才認出來。

  「是天明吧,哎呦,這才幾年沒見,都……都長這麼大了!」

  嚴巧珍是海城市人,嫁給李學軍後,年輕時也回過李家檯子,後來孩子多了,脫不開身,之前李天明結婚,她因為要照顧癱瘓在床的老母親就沒一起回去。

  「你這是……」

  「有點兒事找大伯幫忙!」

  這年頭,絕大多數的城裡人最怕的就是鄉下老家來人,每次隻要有人來,都得管吃管住,還得搭錢,最後也就能落下一句「好」。

  可嚴巧珍的性子好,李學軍老家來人從來沒煩過,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

  旁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本家侄子。

  「走,跟大娘回家!」

  嚴巧珍上前拉住了李天明的手。

  「正巧今天買著肉了,到家大娘做紅燒肉給你吃!」

  「大娘,您上車!」

  「好嘞,省幾步道!」

  說著也不嫌棄,坐上了馬車。

  「天明,你這車上拉的都是什麼啊?」

  「有給村裡拉的鹽,還給您送點兒白菜,都是家裡自留地種的。」

  「嗐!帶這個幹啥?大娘這裡什麼都不缺,你要是真有心,有空常來家裡看看就行!」

  鋼鐵廠職工宿舍都是三層小樓,仿蘇的建築風格,李學軍的家在最裡面。

  馬車停在樓下,有不少正在洗洗涮涮的婦女見嚴巧珍坐著馬車回來,都好奇的詢問。

  「這是我婆家的侄子天明,來城裡看我和他大伯的。」

  說著,又要拉著李天明上樓。

  「大娘,這菜……」

  「等著,我去拿鑰匙!」

  嚴巧珍說完,小跑著上了樓,看得出,也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

  宿舍樓前面的區域,原本是空著的,現在都被家家戶戶給佔了,各自蓋了個儲物間。

  把三十幾顆大白菜搬下車,周圍的鄰居看著不禁眼熱。

  這白菜雖然便宜,可是這年頭,城裡人吃菜也不容易,物資供應並不充足,有的時候,明明有定額,可就是買不上。

  等到冬儲的時候,每家最多能買到定量的三分之二就不錯了。

  好些人都在鄉下有親戚,可從來沒有哪個能給他們送東西的。

  卸完了白菜,李天明又從車上抱下來一小袋鹽。

  「大娘,這個給您留著腌菜用,可千萬別炒菜,都是粗鹽!」

  每回去鹽廠,那邊都會多給一點兒。

  對城裡人而言,鹽和菜同樣重要,尤其是粗鹽,天快冷了,每家每戶都要腌鹹菜備著過冬。

  用精鹽捨不得,可是粗鹽都是供給農村和國營醬菜廠的,他們根本沒地方買。

  「你這孩子,行,我就不跟你客氣了!」

  娘倆說著話上了樓,鄰居們看著,紅眼病都要犯了。

  憑啥他們家的親戚上門都是來打秋風,老李家的親戚又是送菜,又是送鹽的。

  李學軍家住二樓,原本是兩室一廳的格局,現在客廳又被隔成了兩個房間,隻留下一個小小的空間用來吃飯。

  「媽,這是學軍的侄子,天明!」

  嚴巧珍的母親已經七十多歲,癱瘓在床小二十年,一直都是他們夫妻兩個照顧。

  此外,李學軍還有五男一女六個孩子。

  村裡人人都羨慕李學軍在國企大廠當幹部,住樓房,可實際上呢?

  全家九口人,就擠在這麼個不到七十平的房子裡。

  不但要養育兒女,照顧老人,還要幫襯著鄉下的親戚。

  靠李學軍和嚴巧珍加在一起不過百多塊錢的收入,日子過得還真不算寬裕。

  「好,好!」

  老人年紀大了,腦子反應遲鈍,解釋了好半晌才弄明白李天明的身份。

  「姥姥!」

  李天明隨著這邊的堂兄弟的稱呼。

  「來一趟也沒給您帶什麼,這點心您留著吃。」

  剛才上樓的時候,嚴巧珍就看見了這個點心盒子,本來想著等李天明走的時候,再讓他帶回去,沒想到讓他給拆開了。

  「天明!」

  這麼一盒外地來的點心雖然不要票,卻值好幾塊錢呢。

  「大娘,第一次見姥姥,總不能讓我空著手吧!」

  嚴巧珍有些為難,她知道這個侄子過得不容易,妯娌沒得早,小叔子又是個拎不清的,靠著李天明養活三個弟弟妹妹,有時候想起來,她都覺得揪心。

  要不是因為自家的孩子也不少,她都想讓李學軍把小五接到城裡來了。

  「就這一回,往後再來可不許了!」

  「聽您的!」

  李天明嘴上這麼說,心裡想的卻是,等下次再來,他肯定就不是現在的窘迫模樣了。

  正說著話,房門被推開,三大兩小,五個半大孩子走了進來,看見李天明都是一愣。

  「愣著幹啥,不認識了?」

  嚴巧珍笑著問道。

  年紀最大的那個少年試探著叫了一聲:「天明哥?」

  李天明也笑了:「還行,天和還認得我呢!」

  這幾個都是李學軍和嚴巧珍的孩子,李天和排行第二,老三叫李天敬,老四叫李天元,老五是個女孩兒叫李想,老六叫李天新。

  「大娘,天滿呢?」

  「上學呢,還有一年就畢業了!」

  李天滿是嚴巧珍的大兒子,和李天明同歲,隻小了幾個月。

  兄弟兩個上次見面,還是兩年前,當時城裡鬧騰得差不多了,學校開始複課,李天滿正在上高中,後來倒是聽說,又考了中專。

  李學軍這幾個孩子,日後都挺成器的,隻是分散天南海北,平時根本沒機會見面,和李天明有聯繫的也就是老大天滿,還有老四天元。

  「看我給你們帶了什麼?」

  李天明又從布口袋裡拿出了一包糖,雖然隻是水果糖,但對於孩子來說,那也是不可多得的。

  「這個絕對不行。」

  嚴巧珍一把給按了回去。

  「帶回去,給小五吃!」

  李天明故作苦惱道:「大娘,您要是早點兒說,我也就帶回去了,現在都讓弟弟妹妹看見了,我要是再拿走,以後讓我咋和弟弟妹妹們見面啊?」

  「這……」

  嚴巧珍還真是被問住了,趁她不注意,李天明直接把那一包糖塞給了老四天元,這小子從小就激靈,拿著糖轉身就溜了。

  其他幾個紛紛追了上去,水果糖平時可吃不著,隻有過年的時候,每人能分到那麼幾塊,這一大包……

  發財了啊!

  「你這孩子,你……有錢也不能亂花啊!」

  李學軍前些天回來以後,和嚴巧珍說過退親的事,知道李天明現在手裡寬裕些,可是接下來還要蓋房子,娶媳婦,每一樣都得大筆大筆的往外掏,哪禁得住這麼大手大腳的。

  「啥亂花了?」

  說著話,李學軍走了進來,上樓的時候,他就看見了那輛馬車,認出是李家檯子的,急匆匆的上來,一進門就瞧見了李天明。

  嘿!

  這小子,跑家來堵我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