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這二人雖然攢動群衆故意跟她作對,但她畢竟沒有受到實質的傷害和損失,自然也不會去大張旗鼓的報複他們。
同樣的,她也不會同情他們。
他們會落到今日的下場,完全是自找的,與人無關。
沒有去路落井下石,已經是她最大的善良。
醫館的大夫的培訓工作已經進入到了下一個階段,那些新來的大夫都過了實習期,可以正式問診了。
如今,醫館之中的大夫的數量已經激增到了十人,原本的三個資深大夫,如今隻剩下了兩個。
為了彌補這個空缺,阮錦甯将柳大夫提了上來。
她在小柳村見識過柳大夫的醫術,而且他進京之後,他們也經常讨論醫術方面的問題,她十分确信,柳大夫能當大任。
剩下的六位實習大夫,除了鐘香兒是真正的小白外,其餘幾人在他們各自的家鄉也已經獨當一面了,之所以給他們設定實習期,隻是因為阮錦甯要觀察他們的人品和醫術水平的高低,以及各自擅長的領域罷了。
如今确定下來,她決定将醫館的結構變一變。
幾位老大夫依舊是資深大夫,算是全科。
除了鐘香兒外的五人,則是根據他們所擅長的領域分為了外科和内科兩大類。
這兩大類又細細分成了幾個科目。
如此,能夠提高看病的效率。
當然,中醫和西醫還是有不同的。
西醫挂了什麼科的号就隻能看什麼科。
比如你挂号的時候點名了要看肺,那醫生在給你看病的時候,就隻會看這方面的病症和開這方面的檢查。
如果挂錯了科,或者這一科看不出說什麼問題,如果運氣好的遇到負責人的大夫,他可能會根據你所說出的病症提出建議,讓你轉挂某個科。
但是遇到隻把看病當成死工作的醫生,那看過檢查确定沒有問題之後,他就不會再多看你一眼。
阮錦甯在藍星當大夫的時候,在這兩種同事她都遇到過。
往往遇到後一種醫生的話,那病人真的是兩眼一抹黑。
“我明明渾身都不舒服,為什麼檢查結果卻是哪哪兒都沒有病呢?”
但中醫就不一樣了,即便病人挂錯了科,大夫也會系統地問診一遍,隻不過會重點關照病人所說的病症罷了。
比如,病人的訴求是希望治療胃病,但其實引起他胃部不舒服的是心髒,那中醫大夫也能看出問題的所在,從而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和建議......或者,讓你轉看心内科。
這樣的調整并沒有占用工作時間,下班之後,阮錦甯開了個大會,将工作調整和之後的治療方向都和衆人說了。
聞言,衆大夫都驚訝了。
畢竟這樣的分科診治,聽上去有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既視感。
幾位上了年紀的大夫都表示不贊同。
可惜阮錦甯是中西堂的東家,她的話在中西堂就是絕對的聖旨,他們根本沒有資格反對。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從第二天開始,負責挂号的人多出了一樣工作,便是詢問病人哪裡不舒服,根據這不舒服迅速判斷出對方該挂哪個科。
這個工作得需要有一定的醫學基礎的人才能幹,所以三七就被抓了壯丁。
至于住院護理方面,則是全權交給了連翹和那些新買的奴隸。
不過,目前的幾百個病人,手裡拿的還是看全科的票。
專科專看最少也要七天後才能推行。
七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病人們發現,今日的中西堂好像大變樣了。
那些原本反對專科專刊的大夫也發現,這樣的制度,大大提高了問診的效率。
原本每個人每天最多隻能看八十個人,但現在,增加到一百多也還有剩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