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本期的情感專題有著落了
「我們申請了好久,才申請到通過衛星聯網,人家國外已經在搞家庭網路了,也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能實現家庭上網。」
林玉瑤記得九十年代末到兩千年網吧盛行,這麼推算的話,應該九十年代中期上網就很方便了吧。
那應該快了。
「估計就這幾年了。」
「哦?」
「我猜的,現在各行各業都發展得那麼快,咱們就算比人家落後一些,應該也落後不到哪裡去。兩千年前,肯定能實現網路入戶。」
「兩千年?這才91年,還早著呢。」
「也沒幾年了,一晃就過去了。」
九年是一晃就能過去的嗎?
傅懷義覺得可慢了,林玉瑤卻覺得,留給她奠定基石的時間不多。
一旦步入網路時代,發展之快還得更上一層樓。
搭上這趟車的人起飛,同樣的,思想陳舊不肯上車,或者說上錯了車的人,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林玉瑤說她看了很多內外的報紙雜誌等等,並不是吹牛,她不光看了,還自學了英語。
以前他們學校教的那點兒英語太有限了,要能派上用途必須得再學。
傅雅彤幫她寄了些學習英語的書籍,還有錄音帶過來,她沒事就跟著學。
如今不能說能與老外正常交流吧,好歹能連蒙帶猜的勉強對話,她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
林玉瑤把宋琴和陳秉之叫到一起,三人一起開了個會。
關於對未來的發展。
「咱們得單獨成立一個經紀公司與演員們簽約。」
「這跟直接和咱們簽約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和咱們簽約的是劇,拍完走人。但是可以和經紀公司簽時間,甚至還可以約定必須得拍完多少部劇,一些活動安排也得聽咱們的。」
其實這時候拍劇找演員,還是依賴於傳統文藝體系,到各大歌舞團,話劇團等等去找人,還沒有形成以後那種經紀公司的模式。
這種模式能挑選到功底深厚的老戲骨,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
那便是人家合作完了就走了,你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劇捧火了,演員捧火了,下一部劇,對家出價更好,人家就去對家了,結果讓對家賺了大錢。
此消彼長,蛋糕就那麼多。
人家多吃一口,你就隻能少吃一口。
林玉瑤仔細跟他們說這些規則與道理。
「玉瑤,你的意思是咱們得把好的演員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
林玉瑤點點頭。
「人家能願意嗎?」
「總有人願意,不願意的咱們少給資源,自己公司的演員就多給資源。」
陳秉之和宋琴面面相覷。
林玉瑤說:「當然,咱們也不是隨便來個人都簽的,隻要表現好的演員才提供長期合同。再把違約金提高,否則咱們花大價錢投入進去,把這人捧紅了,他跑了,那咱們花進去的錢不是全白瞎了嗎?」
陳秉之很快就想通。
「倒是這個理兒,給他上一期雜誌,明信片都得多賣多少張,這也是個雙贏的買賣。咱這招叫啥?防小人不防君子,不幹那過河拆橋的事,也不怕咱們的高價賠償金。」
林玉瑤微笑道:「是啊,宋姐,你怎麼看?」
宋琴笑道:「你出的點子一定是對的,我當然支持了。這麼一來咱們這就叫星雲集團了,以後旗下還得有各種公司。」
「是的。」
開公司的流程他們已經輕車熟路,第二天宋琴就整合了各種材料,準備出去把這事兒給辦了。
不想剛拿到材料準備出門,就聽到前台來報,說是有人找。
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上次那位孫先生。
宋琴面色沉下來。
這會兒陳秉之又不在,他去市區辦事了。
林玉瑤見狀,說:「你要有事的話,要不我去吧。」
宋琴:「不用,我去就好。大熱天的,你趕緊回去休息吧。」
說罷她直接下了樓。
那位孫先生見狀,也趕緊跟了上去。
到了樓下,宋琴抱著胳膊站在路邊的樹下。
「找我做什麼?」
孫先生道:「我來看看你,小琴,好久不見。」
宋琴驀地一笑,「看我?看我做什麼?」
「我……我離婚了。」
宋琴淡笑道:「跟我有什麼關係啊?」
對方沒回答她的問題,反而自顧的說:「其實當年跟你分手後我就挺後悔的,我們在學校的時候就一起,談了那幾年,咱們從來沒有吵過架,感情一直很好,我真沒想到會走到分手的地步。」
他擡頭看向宋琴,歲月並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痕迹。
把那顯成熟的大波浪頭髮盤成丸子頭後,顯得年輕了不少。
而自己,這幾年過得不好,已經滄桑成了中年人。
可他明明隻比她大一歲。
「說來,我們之間是沒有矛盾的,隻是你和我媽之間有矛盾。當時我覺得不可調和,可後來我一想,其實也沒什麼不可調和的。我們生活在城裡,有穩定的工作,一年到頭和我媽也見不了幾次面,你和我媽的矛盾其實完全可以不管,咱們根本不用分手,你說是不是?」
宋琴隻覺得好笑,不過她沒立刻離開,而是安靜的站在一邊,就看他能說出什麼逆天的話來,全當一個樂子了。
而這男人看她一笑,還以為自己說得對呢,絲毫沒看出來她是在嘲笑。
他繼續說起了和宋琴分手後的歷程。
「我跟你分手後,後來我同事又給我介紹了一個對象。她什麼都不如你,她就一條好,她沒有弟弟。上頭五個哥哥,也都挺出息的,她爸媽還偷偷拿兒子孝敬她的給錢女兒花,從來不拿女兒的錢去補貼兒子。
對了,還有一條跟你不一樣。她從來不管錢,也不會管錢,所以她同意工資都交給我管理,她父母也同意。旁的不說,就這條我媽最滿意。」
說到這兒,他又像是怕宋琴誤會,急忙跟她解釋,「都是我媽喜歡她,我對她沒什麼感情的。我媽覺得她在家裡受寵,父母不拿她的工資還補貼她,她自己的工資還願意交給我幫她保管,對她很是滿意,所以我就跟她結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