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農家長姐:帶著靈泉空間逃荒種田

第366章 以後聽苒苒的話

  

  鄭林氏十分希冀地望向喬苒,也顧不得什麼了,直接問道:「那,苒苒,調理好身體之後,我能懷上孩子嗎?」

  喬苒微笑點頭:「自然可以。舅母以後放寬心,心情好了,更容易受孕。不要亂喝葯,湯藥喝多了也是有副作用的。我這藥丸能將你身體內殘留的藥效清除掉,內分泌正常了,自然就不阻礙受孕了。」

  鄭大將軍一怔,這才知道,自己娘子喝那麼多湯藥,居然是為了給他再生個孩子。

  他上前,拉著夫人的手,心疼地道:

  「夫人!你受苦了!以後聽苒苒的話,不要再喝湯藥了。生孩子順其自然,緣分到了,自然就有了,你不必有那麼大壓力。咱們有蘭兒了,以後給她招個上門夫婿也是可以的。」

  鄭林氏眼中還有激動的淚花,卻笑著點頭:「嗯,我以後都聽苒苒和你的話,不會再亂找大夫亂喝葯了。苒苒說蘭兒會有弟弟妹妹,那肯定就有,我相信苒苒!」

  夫妻倆一起向喬苒道謝,想到這個聰慧能幹的姑娘是自己的外甥女,心裡十分的慶幸、欣慰。

  今天中午的菜肴格外豐盛,大將軍帶來的馬車送來了各種各樣的肉類和蔬菜,林桂珍和秦娘子使出了渾身解數,用兩口爐子做出了一大桌美味的菜肴。

  喬老太讓喬東去將老村長也請了過來一起吃。

  當老村長得知鄭大將軍居然是喬家大兒媳的親弟弟時,也不由得感慨這緣分的巧妙。

  鄭老將軍老兩口在青州府尋找了那麼多年,都沒有找到自己的親閨女。

  卻不想,他們千裡迢迢一路逃荒,本也沒打算到京城來的,卻是聽了喬苒的話,幾經周折到了京城附近。

  而原本他們這些普通百姓是無緣與堂堂大將軍結識的,卻因喬苒的出手救人而有了後續的聯繫,也才有了姐弟相認的機會。

  這,不得不說都是喬苒的功勞,要不是她,恐怕陳惠娘這一輩子都不可能有跟親人相見、相認的機會。

  感慨了一番,又聽說鄭大將軍要幫清水村人聯繫建房子的工匠以及磚窯、瓦窯,老村長感激萬分。

  他自然明白鄭大將軍做這些也都是看在喬家人的份上,要不是喬家人,要不是喬苒,堂堂大將軍,還有那顯然身份不凡的陌公子,又怎麼會搭理他們這些普通的百姓?

  而喬家人本可以離開他們清水村,住到大將軍或是陌公子安排的城裡府宅或是郊外的大莊子裡,過那清閑舒服的好日子,可是喬家人卻願意留下來,跟大家一起開荒種地,一起建設家園,也幫大家帶來了這麼多的福利。

  這一切,老村長都門兒清,他也下決心要讓所有村裡人都清楚,他們受了喬家人多大的恩惠。

  大將軍一家三口吃完午飯,又坐著聊了一會就回去了。

  他要趕緊回去寫信,讓人快馬加鞭送往青州,告訴爹娘這個好消息,讓爹娘回京城來見見他們朝思暮想、牽腸掛肚的閨女。

  他沒在信中寫姐姐已經有了三個孩子的事情,這個要留做彩蛋,給爹娘一個大驚喜。

  且不說遠在青州的鄭老將軍老兩口收到快信時有多激動,多麼迫切地要回到京城看看丟失了三十多年的閨女。

  老將軍也決定讓老妻先回京城認閨女,他則留下來,給皇上寫奏摺請辭,告老回京,以後就守著老妻和閨女,不再與閨女分離了。

  喬苒絲毫不知道自己姥姥、姥爺有多麼迫切地想回京。

  那天晚上,老村長就組織村裡人開了個會,將大將軍為村裡人做的事都告訴了大家,並且強調這些幫助都是喬家人給大家帶來的,一再敲打村裡人不能忘了喬家人的恩情。

  第二天一早,那些要報名進學堂的孩子們,都由父母領著,帶來了五百文銀子的束修,不過大家還將家裡分得的一些米、面、肉、菜等也帶了來。

  孫先生不收那麼多束修,他們也不是不懂感恩的,因此就拿了別的東西來表示感謝。

  交完束修,家長們都回去了,他們還要進山谷幹活,臨走時一再叮囑自家孩子要認真聽課,不可調皮搗蛋。

  木匠鋪子裡定做的桌椅還未完工交貨,孩子們都從自家帳篷裡拿了個木頭墩子過來當坐凳,喬家人也搬了個最大最舒服的鋪了厚厚的羊皮墊子的木墩子給孫先生坐著講課。

  至於書本,這個時代的書都十分昂貴,這時代還沒有發明印刷術,一般的貧窮學子都想辦法借別人的書來自己抄寫。

  書鋪裡賣的那些抄寫的四書五經也不便宜,按照紙張的質量、抄寫的字跡等,分成幾個檔次,價錢從幾十文一本到幾兩銀子都有。

  喬苒又進了一趟城,走遍城裡五六家書鋪,將那些品質一般的抄寫書買了下來,湊夠了五十套,花了十幾兩銀子。

  另外還買了五十套品質一般的筆墨紙硯,花了三十多兩銀子。

  而家裡的幾個孩子,她早已給他們買了好一點的。

  給村裡其他孩子買的不能買太好,因為雖然她不介意用自己的錢買,畢竟自己空間裡大把的金銀珠寶,這幾十兩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但是老村長不肯再占喬家人便宜,一再強調要用村裡的錢買。

  於是喬苒就買了這些一般品質的書和筆墨紙硯,一共用了五十多兩,然而回去後卻跟村長說買的都是檔次最差的,隻花了十兩銀子。

  孩子們在帳篷裡上課,喬苒就去了魔鬼谷幫忙幹活。

  她這段時間忙著到處跑,倒是很久沒有進山谷裡幫忙了。

  不過村裡人感念她給大家帶來了那麼多的恩惠,都趕著她回去,不讓她再辛苦幹活,這些活兒有他們幹就夠了。

  喬苒被大家趕著去休息,不讓她幫忙開荒,她便又在附近逛了起來。

  被燒出來的一大片荒地呈橢圓形,當初的瘴氣林被燒掉了,而瘴氣林裡的那片濕地也露了出來。

  當初喬苒將一些靈泉水倒入那幾個死水潭裡,凈化了水質,將水裡的那些蚊蟲、浮遊生物、有毒水草、病菌等都消滅乾淨了。

  現在那些水潭上面漂著一層厚厚的草木灰,底下的水質看起來還挺乾淨。

  村民們開荒都往橢圓形的一邊開,而另一邊則被喬苒規劃成了住宅區,到時候就在這邊建房子。

  而這幾個水潭,剛好在這個橢圓形的中間,在喬苒的規劃圖上就是村子和田地的交界處。

  喬苒原本還沒想好這片濕地用來做什麼,現在突然有了個想法。

  挖池塘!養魚!

  而且池塘還可以蓄水,有時候長久不下雨,可以將池塘裡的水放出去澆灌農田。

  想到此,喬苒看了看幾個水潭的位置,決定將它們挖成三個池塘。

  她回去後,就在規劃圖上添上了三個池塘的位置,然後去找了老村長。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